緒論日常生活教育(Practical Life)

蒙特梭利博士詮釋自己教學取向為「生命的助力“Aid to life”」。我們的目標是要幫助孩子成為命定的獨立個體。更進一步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經由自發性的活動去完成獨立的目標。當孩子想獲得一般性的生活技能和實現與人相處的能力,日常生活自我練習(The practical life exercise)扮演著極重要的基礎功能,引導孩子完成社會化成功的可能。當成人代勞過度,將孩子已能自理的事情取而代之的幫他完成,那成人的幫助就變成孩子成長發展的絆腳石。

蒙特梭利教學法,就是要幫助孩子完成自發性的發展,成為他自己,透過日常生活奠定完整的基礎。蒙特梭利說:「任何無用多餘的幫助,會減少並阻礙孩子的發展,請讓它自己做。」

我們應該讓孩子親自探索自發性的活動去促進孩子自行發展。我們對日常活動的認知能力會成為孩子心靈的養分。從出生的剎那,孩子的首要工作是從生活中建構自己。當我們視孩子為家庭的一分子也就應視他為家庭日常活動行進中的一分子,滿足孩子食、衣、住、行的需求,也就是我們共通的使命,以便讓週遭的生存環境能為孩子所用,這些需求也就構成孩子日常生活的內容。

生活中當成人對嬰兒進行著穿衣、清理、餵食和洗澡等的照顧,嬰兒會將這些被照顧的動作吸收成為生命中的習慣,讓生理、心理去感受這些活動,使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蒙式環境中的成人,在照顧嬰兒時還會一邊使用精簡的語言去述說和串聯正在進行的活動,漸漸的我們會先述說正確的語言,再進行照顧的動作。甚至在語言述說後暫停幾秒,讓嬰兒有機會嘗試自己對語言做出些許回應。

如進行穿衣時,每次我們說:「我要將你的左手穿進袖子裡。」幾秒後我們進行穿的動作,每天我們都重複這樣的照顧,哪天我們將驚訝的發現,口述語言後,在停頓的幾秒鐘裡,孩子真的輕微的舉起手做回應。在照顧的過程中成人與孩子扮演相互合作的角色,孩子對工作的參與度越高則越能幫助孩子去發展掌控自己行為的能力。 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孩子對從環境中所吸收到的活動,都急切的想要自己能參與並動手執行。

我們必須幫助父母懂得如何去預備一個能誘發孩子進行自主性探索的活動空間。如開放的架子,高度較低的架子,將掛勾安置於較低的高度上,這些都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屬於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在生活自理與環境照顧上都能自主的付出一些努力與貢獻。專家們可以幫助家長如何在家中佈置一個能讓孩子活動的空間,當孩子對家中的活動能有越多投入與參與的機會,相對的孩子的自信力與安全感也就越高,因為孩子會自然吸收週遭環境的活動,且建構自己成為環境中的一部份,這樣的互動中孩子深信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

當孩子進入蒙氏教室中,日常生活工作區扮演著連結孩子舊環境與新環境的角色。通常我們會以實際的用具來預備日常工作,而這些用具也是孩子在家經常使用且熟悉的器具,因此孩子對日常生活工作區裡的物品與工作能有一定的熟悉度,能較自在的去接觸,對新環境的適應也就不會全然的陌生了,容易獲得進入並喜歡新環境的入口。

台灣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 (Montessori Education Foundation Association)是由一群熱愛孩子、熱愛蒙特梭利教育的老師,和一群專業幼兒臨床心理師,共同發起的一個公開平台。 藉由MEFA台灣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我們希望點燃家長、老師經由對蒙特梭利哲學精神的探討獲得內在省思,建構生活指標,熱愛生命。藉由這個平台我們分享蒙特梭利教學法,探索和幼兒生命發展接軌的契子。 無論是蒙特梭利人或仍在蒙特梭利教育外徘徊的人,我們竭誠歡迎您一起進來,為自己,為孩子,創造出美好的生命之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