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喜愛「數學」:從日常生活中學習

「數學」顧名思義指的是數能力的學習,是一種「生活」所需的技巧,漸漸的孩子也必須將「數學」當成「學科」來學習。

「數學預備」是指使孩子能有效地運用數字、科學和邏輯推理的能力,包括數算、計算、分類、歸納、假設、解碼等能力,亦牽涉到幾何圖形與代數學習,是一門廣且深的學習,培養的是仔細的觀察、審慎的思考與推理能力。

「邏輯推理能力」:
指的是透過觀察,將物質的特質以配對、分類、對應、序列、關聯、部份/全體進行運思,建立對事物新的因果認知。
「分辨相同」、「辨識差異」、「知覺相關」,源於感官能力的探索,以具體生活經驗來了解環境,找一樣的鞋穿、媽媽和奶奶聲音的分辨、鞋子穿腳上、帽子帶頭上、爸爸回家要拿爸爸的拖鞋給爸爸穿、寶寶的碗、媽媽的杯子,寶寶的儲物櫃、爸媽的衣櫃。
進而孩子從一天的作息:起床、盥洗、早餐、上學、課程安排、下課、回家、餐前活動、晚餐、家人時間、梳洗、睡覺。開始經驗期間的規則與模式。漸漸對日期、時序也有先後的概念。

「空間判斷能力」:
從身體的左右手、左右腳,前胸、後背,頭上、腳下、肚子在中間,透過語言孩子知覺「方位」。排隊、爬樓梯、溜滑梯、盪鞦韆、跑步、單腳跳、丟球、揮棒、攀爬、騎車、游泳孩子經由實際行動的空間探索,不但掌握精細與粗大肌肉的能力,也建構形狀幾何認知的基石。形狀幾何也就是以線條封閉起來的一個二度或三度的封閉空間。當孩子有充分的機會在空間中..移動身體後,加上正確語言的引導那麼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球體、立方體、長方體、圓錐… 就不只是名稱記憶,而是一個獨特的空間概念。

「量、數解碼能力」:
「大、小」「多、少」「高、矮」「長、短」「胖、瘦」「輕、重」「粗、細」「空、滿」以豐富的量詞出發,讓孩子感官觀察獲得具像的解析,透過精確的語言加深孩子「量」的「比較」性抽象思維。
「1.2.3.4.5.6.7 我的朋友在那裡?」或其他數字兒歌的歡唱,孩子已具備「數名」的語言基礎。此時只要是與孩子生活相關的具體物質都可加上數量來敘述(一個鼻子、二個眼睛…),並增加孩子「唱數數量」的經驗(請拿三片餅乾、五顆糖果…),接著便可以開始在環境周遭尋找「數碼符號」,並閱讀「數字」繪本。
聽到「數名」取拿相對的量,即是解碼的過程,是物質「關聯」性的高層次邏輯思考。數學能力即是一條「讀碼」與「解碼」的學習建構。

  1. 從日常中「屬性」的分類,一對一對應,孩子吸收相屬的關聯,獲得解碼的基礎,便能順利進入量與符號對應的吸收性學習。
  2. 由生活邏輯推理活動,加上「數量」語言,那麼二歲孩子就可進行1-10的數量與數名、加上數碼符號介紹、漸近的進入10-100。
  3. 由大到小和方位的感官經驗,進入十進位個、十、百、千的位值概念,也就輕而易舉。
  4. 由身體舞動的活動孩子接近了幾何,抽象的封閉空間一個一個有了名字,三明治是三角形、球是球體、蛋糕是圓形的,孩子可從環境中找到幾何。
  5. 從部份/全體的關連裡,孩子建立了數量結合與分解運算的基楚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過程培養出孩子數學性心智,並讓孩子喜愛「數學」。
想想你孩子有這樣的經驗嗎?

 

#觀念介紹
#領域:數學

台灣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 (Montessori Education Foundation Association)是由一群熱愛孩子、熱愛蒙特梭利教育的老師,和一群專業幼兒臨床心理師,共同發起的一個公開平台。 藉由MEFA台灣蒙特梭利教育發展學會我們希望點燃家長、老師經由對蒙特梭利哲學精神的探討獲得內在省思,建構生活指標,熱愛生命。藉由這個平台我們分享蒙特梭利教學法,探索和幼兒生命發展接軌的契子。 無論是蒙特梭利人或仍在蒙特梭利教育外徘徊的人,我們竭誠歡迎您一起進來,為自己,為孩子,創造出美好的生命之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